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出自明代杨慎的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
译文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,都成了饮酒闲谈的闲话。
注释古今:古代和现今。都付笑谈中: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,也有作“尽付笑谈中”。
赏析此句基调慷慨悲壮,意味无穷,令人读来荡气回肠,有历史兴衰之感,更有人生沉浮之慨,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、旷达的胸怀。
完善
原文
杨慎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,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。争什么是与非、成功与失败,到头来都是一场空。只有青山依然存在,太阳依然日升日落。在江边的白发隐士,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。和朋友难得见了面,痛快的畅饮一杯酒。古往今来的多少事,都付之于人们的谈笑中。
注释临江仙:原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名,字数有五十二字、五十四字等六种。常见者全词分两片,上下片各五句,三平韵。东逝水: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,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。淘尽:荡涤一空。成败:成功与失败。青山:青葱的山岭。几度:虚指,几次、好几
展开阅读全文 ∨
赏析
这是一首咏史之作,借叙写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,豪放中透着含蓄,高亢中藏着深沉。全词基调慷慨悲壮,意味悠长,读来令人荡气回肠。此词在渲染苍凉悲壮之际,又营造出淡泊宁静的氛围,蕴含着高远的意境与深刻的人生哲理。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涌与沉淀中探寻永恒价值,于成败得失间寻觅人生哲理,既有历史兴衰之叹,更含人生沉浮之感,展现出高洁情操与旷达胸襟。读者品读此词时,仿佛觉得奔腾而去的并非长江之水,而是无情历史;仿佛听见一声历史叹息,便在叹息中追寻生命的永恒价值。
词开篇两句让人联想到杜甫 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 与苏轼 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,以一去不返的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创作背景
1511年(明朝正德六年),杨慎获殿试第一。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,杨慎被发配到云南充军。他经常四处游历,观察民风民情。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,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。此词即其中一篇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朱孟阳编著. 细说明代十六朝 最新图文本 下[M]. 北京:京华出版社, 2009.04.第95-96页
简析
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是一首咏史词,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,豪放中有含蓄,高亢中有深沉。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、江水不息、青山常在,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。下阕则抒写了词人的高洁情操和旷达胸襟,他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,表现了其鄙夷世俗、淡泊洒脱的情怀。全词基调慷慨悲壮,读来只觉荡气回肠、回味无穷,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。
杨慎
杨慎(1488年12月8日-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初号月溪、升庵,又号逸史氏、博南山人等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,明代三才子之首,杨廷和之子。他参与编修了《武宗实录》,嘉靖三年(1524年)因卷入“大礼议”事件,触怒世宗,被杖责罢官,谪戍云南永昌卫。在滇南时,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、武定凤朝文叛乱,此后虽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终老于永昌卫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在戍所逝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,明熹宗时追谥“文宪”。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,涉及经史方志、天文地理、金石书画、音乐戏剧、宗教语言、民俗民族等,被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► 1538篇诗文 ► 63条名句
完善
猜您喜欢
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
——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
一人兴善,万人可激
——《元史·列传·卷五十六》
河畔青芜堤上柳,为问新愁,何事年年有?
——冯延巳《鹊踏枝·谁道闲情抛弃久》
一诺千金重。
——贺铸《六州歌头·少年侠气》
富贵非吾愿,帝乡不可期。
——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·并序》
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。
——杜甫《赠李白》
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
——《墨子·02章 修身》
致虚极;守静篤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——《老子·道经·第十六章》
物极则反,人急计生。
——《醒世恒言·卷三十四》
少年把酒逢春色, 今日逢春头已白。
——欧阳修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
最新发布